2月5日,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主办的《中国茶产业“十四五”发展规划建议》(以下简称《建议》)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。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主持编制的《建议》,共四章1.3万余字,全面总结了中国茶产业“十三五”发展成就,分析了我国茶产业当前面临的发展环境,提出了未来五年中国茶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。
《建议》介绍了茶产业在扶贫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。在“十二五”“十三五”期间,很多贫困县域都将其作为精准扶贫的主导产业,涌现出了福建安溪、湖南安化、贵州湄潭、云南勐海等一大批成功的样板。337个国家级贫困县在茶产业的助力下实现脱贫。
“十四五”是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期。为助力乡村振兴,茶产业将在以下两方面发力:
第一是持续推进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的有效转化。欠发达地区大多具有农业资源、人文自然景观、劳动力资源等优势。中国茶产业应当坚持通过提升标准化实现茶叶的商品化;通过提升对需求侧的深度开发,加强产销互动;通过提升与大健康产业的结合度及多种平台推广宣传,提高消费认知,拓展消费需求。具体措施:一是加强统筹规划、合理布局,完善标准体系、建设标准化基地,加强科技推广,建立可追溯体系,扶植龙头企业,推进产业化经营;二是加强产销衔接,完善物流体系;三是积极开拓国际、国内市场,构建信息平台,加强“互联网+茶业”模式的运用;四是政府加强组织领导,筹集资金,完善相关扶植政策,并健全应对机制;五是加强与行业组织的互动,提升产业高度,做出精准定位。
第二是继续弥补现代茶产业与小农户之间衔接机制的欠缺。具体措施:一是以科技、信息、金融、人力资本等现代茶业生产要素武装小农户,着力提升小农户生产经营水平。二是以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支撑小农户,实现小农户层面的专业化、规模化生产。三是以新型茶业经营主体带动小农户,拓宽增收渠道,规避市场风险。四是以“互联网+茶业”等新业态引领小农户,融入多形态的现代茶业,使之分享产业融合发展的收益;还可依托各地自然生态资源、人文景观等,以“旅游+茶业”“生态+茶业”等业态模式,为小农户就近就地融入休闲观光农业等新业态创造条件。五是加强茶产业中下游建设,围绕产业要素开展工作,不断提升加工业在全产业链中的贡献占比,同时加大需求侧开发,不断拓展终端市场,从而使全产业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完美闭环。
作为国家级行业组织,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以“服务中国茶产业”为宗旨。在本次发布“十四五”规划建议的同时,协会已正式启动了“国茶振兴”五年计划。2021年度的主题是消费振兴。计划通过巩固中国茶叶营销年工作成果,完善国内市场通路,推动文旅建设,持续开展跨界合作、消费引领、争取政策,继续举办“国际茶日”“全民饮茶月”等主题活动及各地茶事活动,力促供需双侧发力,扩大茶叶消费,并开展公益助农茶展示推介活动。
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会长、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王庆,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经济发展与改革部处长赵维全、科教社团部处长何为子,中茶协副会长姚静波,秘书长梅宇,副秘书长肖星,副秘书长申卫伟、会员服务部主任李佳禾出席了本次发布会。
原标题:《中国茶产业“十四五”发展规划建议》在京发布 337个国家级贫困县在茶产业的助力下实现脱贫
注:内容来源中国农网,作者杨梦帆,信息贵在分享,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